賢德醫院
關於我們 醫師陣容 衛教保健 治療須知 最新消息 社區推廣 訪客留言
衛教保健
 
眩暈與前庭功能復健-李信賢醫師

 眩暈與前庭功能復健-李信賢醫師

 前言
眩暈是一種症狀,可以由許多種疾病引起。患者於眩暈發作時,會有天旋地轉、失去方向感、走路不穩、甚至噁心嘔吐的現象。患者的日常生活,會因為眩暈的發作,而受到強烈的干擾,對心裡也會造成壓力。著名的畫家梵谷,其名畫『星空』就讓人感受到那漩渦狀扭曲的空間的震撼與壓迫感。持續性或者間歇性不斷的眩暈發作,對病人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折磨與陰霾。然而,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,其實多數的眩暈疾病,經過準確的診斷,加上相對應的前庭功能復健,其眩暈症狀,是能有效的控制,甚至有些疾病,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,可以透過特殊的耳石復位術治療,就能痊癒。因此對眩暈疾病,有著正確的理解,加上精確的鑑別診斷,配合復健的手法,就能幫助患者擺脫這折磨人的眩暈疾病。

 眩暈的致病機轉
人的身體,有三大感覺系統 (視覺、內耳前庭感覺、本體感覺),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平衡。視覺系統,內耳前庭系統 (包括三半規管、橢圓囊與球囊),以及本體感覺,將資訊收集到我們腦部,小腦依據這資訊,指揮我們的神經肌肉系統,以便讓我們的動作,無論是在靜態的坐姿、站姿的維持,或者動態的行走、跑跳,都能維持平衡的狀態。這三種感覺系統,如果其中一種感覺系統功能(通常是內耳前庭機能)突然受損,或者其中兩種系統(通常是視覺系統與內耳前庭系統)所收集到的資訊互相衝突時,腦部一時無法處理這訊息時,就會導致頭暈或者眩暈,同時身體失去平衡感。以暈車為例,在行駛中的車內看電視或者看書,會導致視覺系統無法察覺身體在移動,然而此時的前庭系統卻傳回身體不斷在移動的訊息,兩者訊息衝突,因此造成頭暈,甚是誘發噁心嘔吐。本體感覺受損,通常不會造成頭暈,但是本體感覺回饋不足,就無法精準的控制肢體的位置,可導致本體感覺失調症(Sensory ataxia),容易跌倒。此外小腦或者腦幹因疾病而功能受損時,也能導致眩暈。

    眩暈是眼球不自主運動所造成的視覺錯覺。眼球不自主運動,又稱之為眼振,與前庭眼反射(Vestibular-ocular reflex)有關。正常人於活動時,半規管中的內淋巴液會隨著頭部轉動而移動同時帶動頂帽偏移,前庭系統將頂帽偏移的大小與方向,轉化為神經訊號傳回腦部,同時以此調控眼球的運動(即前庭眼反射),以便讓我們能在動態的環境中,能精準的瞄準目標物體。當內耳前庭功能因疾病受損(如梅尼爾氏症、急性迷路炎、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、迷路梗塞、內淋巴瘻管等),或者前庭眼反射的路徑受到疾病侵犯(如前庭神經炎、聽神經瘤、小腦角腫瘤、腦幹或者小腦中風等)時,就會誘發出不正常的前庭眼反射,造成眼球不自主的運動,導致眼振與眩暈。眼振的方向,決定了患者看到的動態錯覺,例如眼振向右時,患者會認為看到的世界向右移動,眼振向下時,所看的的景象會向下移動,當眼振為旋轉性時,患者就會看到天旋地轉。

    當眩暈發作後,腦部會依據視覺所收集的資訊,來抑制不當的前庭眼反射,稱之為『固視效應』(Visual fixation),臨床表現如下:當視覺訊號被遮蓋時(如全黑的暗室裡或者以凸透鏡(Frenzel glasses)遮蔽病人雙眼),眼振會轉強,回復視覺訊號後(開燈或者拿下Frenzel glasses),眼振就轉弱。當小腦功能受損,此固視效應就減弱或消失,臨床上可依此來協助判斷病灶位置。

    隨著時間的消逝,我們的小腦會以視覺及本體感覺,去代償機能受損的內耳前庭系統,稱之為中樞代償。在中樞代償機制下,雖然受損的內耳前庭系統無法回復原先的機能,患者的眩暈與眼振也會逐漸消失。此階段,應該增加活動,以促進前庭系統、視覺與本體感覺的整合,讓病人早日脫離眩暈之苦。值得注意的是,於急性期所用的前庭抑制劑,會抑制內耳前庭機能,而導致中樞代償時間拉長,甚致造成不完全性的代償,讓患者長期為頭暈及眩暈所苦。此外,一些特殊的眩暈疾病,中樞的代償機制並無法解決其問題,而需改用其它的治療方式才有效。例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(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, BPPV),病因源自於耳石侵犯半規管或是頂帽,需定位出耳石位置,施以相對應的耳石復位術,讓耳石歸位,此病才能痊癒。外淋巴廔管(perilymph fistula)患者,應平躺休養,避免活動,以促進廔管癒合,當保守治療無效時,應選擇手術修補治療。中樞性眩暈患者,其中樞代償時間延長,也常常無法完全代償。

 眩暈病灶的定位
當我們接觸眩暈病人,首先要分析的是病灶在那裡,其次是致病機轉為何,如此才能決定病人的治療方針與預後。一般而言,我們會先區分眩暈為中樞性或者是周邊性。中樞性眩暈指的是病灶位於腦幹或者小腦,致病機轉包括腦血管出血、缺血、堵塞、腫瘤壓迫或者腦部退化性疾病等。通常腫瘤與腦部退化疾病,因病程進展較緩慢,所以提供充裕的時間來做中樞代償,因此通常不會以急性眩暈發作為臨床表現。以聽神經瘤為例,最常見的症狀為單邊耳鳴伴隨單側感音性聽力障礙,以急性眩暈發作的患者才佔1/10左右。

眩暈疾病所造成的眼振,能協助我們定位眩暈病灶。眼振可區分為自發性眼振(spontaneous nystagmus)、凝視眼振(gaze-evoke nystagmus)、與頭位與頭位變換眼振(positional/positioning nystagmus)。一般而言,周邊性眩暈疾病,所導致的自發性眼振與凝視眼振特色如下,(一) 眼振的方向固定,且主要為水平加上迴旋性眼振;(二) 眼振遵循Alexander's law:當眼睛向眼振方向凝視時,眼振強度會增強,反之眼振強度減弱;(三) 眼振會有固視現象,當視覺訊號被遮蓋時,如全黑的暗室裡或者以凸透鏡(Frenzel glasses)遮蔽病人雙眼,眼振會轉強,回復視覺訊號後(開燈或者拿下Frenzel glasses),眼振就轉弱1。中樞性眩暈的疾病,所引發的自發性眼振與凝視眼振,變化多端,眼振的方向可以向上、向下、水平、純迴旋性眼振等,凝視眼振的方向不固定,眼振強度不因戴上Frenzel glasses而改變,缺乏固視效應。然而中樞性的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類似周邊性眼振的特色,例如前下小腦動脈梗塞,會導致此血管供應的內耳前庭系統梗塞,而造成類似周邊性眼振與眩暈,需小心區分。頭位眼振與頭位變換眼振,指的是於特定的頭位,或者由頭位的改變所誘發出來的眼振,檢查方法為頭位變換檢查(Dix-Hallpike Maneuver)及平躺下左右側躺法(Supine to head lateral test)。這兩種方法主要是用來檢查患者是否罹患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。然而其他疾病也可在這檢查下誘發眩暈與眼振,例如腦幹中風、小腦中風、小腦腳腫瘤、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、與旋轉性頸椎動脈阻塞 (rotational vertebral artery occlusion)等,臨床上需完整的神經學及聽力檢查來區分。

 眩暈疾病的鑑別診斷、處理原則與復健
 眩暈疾病的治療,需針對病因才會有效。筆者建議依下列順序將眩暈疾病做初步的區分:(一)腦幹小腦中風及後顱窩病灶 (二)合併突發性聽力損失的眩暈疾病(三)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(四)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(五)外淋巴廔管(六)其它週邊性眩暈疾病。

 腦幹小腦中風及後顱窩病灶
小腦與腦幹中風,雖然不是最常見的眩暈疾病,卻應該列為眩暈疾病的首要鑑別診斷。這是因為小腦與腦幹中風,是眩暈疾病中,少數會馬上致命或造成嚴重後遺症的疾病。小腦與腦幹中風,患者除眩暈與中樞性眼振外,會有同側肢體協調不良,可於指鼻測驗(finger-nose-finger test)中發現患側手出現意向性震顫(intentional tremor);令病人腳跟接著腳尖走一直線時,患者會倒向患側邊,嚴重者,即使在睜眼狀態下,也無法維持站姿及坐姿平衡,持續向患側傾倒。除此之外,小腦中風患者,於說話時缺乏抑揚頓挫(scanning speech),腦幹中風者,會有同側顏面神經麻痹及對側肢體無力現象,感覺異常,吞嚥障礙等等神經功能上的異常,依此可以協助鑑別診斷。週邊性的眩暈疾病,除了眩暈及週邊性眼振外,不會有其他神經功能上的異常。然而小腦中風與周邊性眩暈疾病如前庭神經炎仍有相似之處,兩者於閉眼站立測驗,及走直線的檢查,都會倒向患側,因此完整的神經學檢查於眩暈的鑑別診斷中,就十分重要。急性眩暈發作時,一定要排除中樞性眩暈疾病,尤其是小腦或是腦幹中風,以免延誤病情。腦部電腦斷層檢查,為一般急診室所能提供的影像學檢查,卻有盲點需特別留意:(一) 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於急性中風患者,只能篩選出血性腦中風。(二) 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因頭骨所造成的假影(bony artifact)會影響小腦與腦幹的影像,造成判讀上的困難。因此急性眩暈發作時,小腦與腦幹中風的診斷,是依據神經學檢查,而不是電腦斷層。當懷疑中樞性眩暈時,腦部磁振攝影是較佳的選擇。急性眩暈發作時,如果無法排除中樞性眩暈時,千萬不可以給與前庭抑制劑,這是因為前庭抑制劑雖能止暈,但是其主要副作用卻是嗜睡。小腦或腦幹中風的病人,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因腦幹受壓迫而導致昏迷甚至死亡。給與前庭抑制劑如Diazepam,其嗜睡的副作用,會讓醫生無法辨別患者是否昏迷或是因服藥後睡著了,如此會造成延誤治療,甚至引起醫療糾紛。如果醫師一時無法排除中樞性眩暈時,筆者個人建議給與眩暈病人點滴留觀,點滴內含生理食鹽水即可,同時依病人噁心嘔吐的程度,適度給與止吐針劑,每隔一段時間觀察患者神經功能上是否有惡化現象。給與患者生理食鹽水的理由,除了心理支持效果外,若患者為缺血性腦中風時,適度的補充水份也有助於病情改善,同時建立一個緊急給藥的途徑。

如果腦部電腦斷層顯示小腦或腦幹出血,或者由磁振造影顯示出大範圍小腦梗塞,應緊急照會神經外科,必要時需手術減輕腦壓,避免小腦疝脫壓迫腦幹。腦幹小腦中風急性期治療,原則上以減輕腦壓,增加腦部灌流為主,治療方式包括開顱手術、過度換氣、降腦壓藥物、及適度補充水份等,同時控制血糖並處理中風可能帶來的併發症,如吞嚥困難引起的吸入性肺炎。當病情穩定時,則應轉介復健科,進行復健。後顱窩腫瘤,臨床症狀以單邊耳鳴伴隨單側感音性聽力障礙為主,但是當腫瘤變大後,也會出現眩暈。手術摘除腦瘤是根除疾病的唯一方法。

然而腦部手術有其風險,術後所造成的神經功能損傷可能遠超出病人或家屬的期待,造成醫療糾紛。放射線治療、血管栓塞、或者化學治療,能抑制腫瘤生長,但患者同時承受不少副作用。良性後顱窩瘤如前庭神經髓鞘瘤(Vestibular schwannoma),觀察也是治療的選項。無論腦瘤最終的治療方法為何,充份的告知病人,並且尊重病人的抉擇,可減少醫療糾紛。

 眩暈是否合併突發性聽力損失
如果患者無神經學的異常,應進一步評估患者的聽力是否有損失,是否有耳鳴現象。若患者於3天內,連續三個頻率感音性聽力損失達30分貝以上,即符合突發性耳聾的診斷,為耳鼻喉科急症,宜住院接受類固醇與血液循環藥(Dextran)治療,以挽救病人的聽力。單側感音性聽力損失,無論是急性或者慢性,都應安排聽性腦幹反應檢查(Brainstem auditory evoke potential),以排除耳蝸後病變(Retrocochlear lesion)如聽神經瘤、小腦角腫瘤等疾病。當病人有反復性眩暈、耳鳴及感音性聽力損失等症狀時,梅尼爾氏症、與內耳自體免疫疾病都應列入鑑別診斷。梅尼爾氏症源自於內淋巴水腫(endolymphatic hydrop),因壓力導致內耳迷路Reissner's膜扭曲,甚至破裂,使得內外淋巴液互通而誘發眩暈,臨床表現為浮動性低頻感音性聽力損失,耳閉塞感,耳鳴,及反復性眩暈發作。

診斷準則為以下四點:(1)兩次或多次自發性眩暈持續20分鐘以上(2)典型的低頻感音性聽力損失(3)患耳伴隨耳鳴或耳閉塞感(4)排除其它引起內淋巴水腫的疾病如頭部外傷、手術、耳梅毒(otosyphilis)、及柯剛氏病(Cogan's disease)2。

治療上,急性眩暈發作,以前庭抑制劑(Vestibular suppressant)及止吐劑來緩解症狀為主,平時以低鈉飲食與利尿劑預防內淋巴水腫發作,同時避免咖啡、酒精、煙和壓力。若保守療法仍無法控制病情時,可考慮局部注射Gentamycin來破壞膜性迷路,或者用手術治療,包括內淋巴引流術( Endolymphatic Shunt Surgery)、前庭神經切除術及迷路切除術(labyrinthectomy)等。

 頸椎基底動脈循環是否良好
     當患者於就診時,雖然抱怨眩暈發作,卻無自發性眼振與凝視眼振時,可能的眩暈疾病包括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、旋轉性頸椎動脈阻塞、良性振發性位置性眩暈、及外淋巴廔管,需特殊的檢查方法來誘發眩暈,以做為疾病的診斷依據。這些檢查方法包括(1)於坐姿下,頸部旋轉測驗(2)頭位變換檢查(Dix-Hallpike Maneuver)及平躺下左右側躺法(Supine to head lateral test)(3)廔管測驗。

於坐姿下,頸部旋轉測驗,可評估頸椎基底動脈循環狀況。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與旋轉性頸椎動脈阻塞患者,於坐姿下頭轉左側或右側90度,頸椎動脈因轉頭而受到壓迫,可導致血流量減少或甚至中斷,造成腦幹與小腦缺血,因而誘發眩暈,甚至腦梗塞3。當患者於坐姿下頭轉左側或右側,均不會引起或者加重眩暈時,表示其頸椎基底動脈循環狀況良好。

 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(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, BPPV)
BPPV,是常見的眩暈疾病,源自於耳石侵犯到半規管或者是頂帽(cupula)所造成的眩暈疾病。典型的BPPV指的是耳石侵犯到後半規管,患者於頭位變換檢查有以下特殊的表現:於坐姿時,將頭轉向患耳45度,接著躺下到懸垂頭位,經過短暫的潛伏期後(1-2秒)後,可誘發短暫的眩暈與眼振,眼振方向為向上伴隨向患側耳旋轉性眼振,眼振持續時間約為10秒至20秒之間。當病人由懸垂頭位回到坐姿時,眼振會有逆轉現象。反覆檢查後,眩暈與眼振強度會減弱4。1979年,Hall等人提出管耳石理論(Canalithiasis),認為BPPV病因源自於耳石沉積在後半規管內所造成,圓滿的解釋BPPV的疾病特色5。1992年,Epley依據管耳石理論,設計出耳石復位術(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),作法如下:(一)坐姿下,頭轉患側耳45度,然後躺下到懸垂頭位(二)頭轉向健側耳90度(三)頭與身體繼續轉向健側90度(四)將身體與頭部扶正坐起6。耳石復位術藉由調整身體姿勢與頭位,利用重力的影響,讓耳石逐步移向後半規管出口,最後沉積在橢圓囊內。此方法療效顯著,七至九成的病人,能夠在短時間內,甚至單次耳石復位術後,眩暈即不藥而癒,為BPPV治療史上最重大的突破。


耳石也常常侵犯水平半規管,造成水平半規管型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(HC-BPPV),依耳石侵犯機轉的不同,可區分為管耳石型(Canalith)與頂帽沉石型(Cupulolith)兩種。管耳石型HC-BPPV,由McClure J.A.於1985年首次發現,臨床表現為平躺下,左右側躺時,可誘發雙側短暫的向地性水平眼振(躺左側時,眼振向左;躺右側時,眼振向右)7。眼振及眩暈持續時間短暫,通常不超過一分鐘。病人於平躺下轉向患耳側躺,比轉向好耳側躺,耳石能在水平半規管內移動較長的距離,因此可誘發出較強的眼振與眩暈。頂帽沉石型HC-BPPV,臨床表現為平躺下,左右側躺時,可誘發雙側持續性逆地性水平眼振(躺左側時,眼振向右;躺右側時,眼振向左)。頂帽沉石型HC-BPPV,依耳石附著在頂帽的位置不同,可以進一部區分為囊側頂帽沉石型(耳石經橢圓囊附著在頂帽上,於1995年由Baloh R.W.等人首次發現8)與管側頂帽沉石型(耳石經水平半規管附著在頂帽上,於1996年由Steddin S.等人首次發現9)。HC-BPPV的治療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『強制長時間側躺法』(Forced Prolonged Position, FPP),讓病人躺在眼振較弱的那一側12小時,並且觀察眼振的變化10。FPP可讓管耳石型HC-BPPV的耳石向水平半規管的開口移動,進而進入橢圓囊內;FPP也讓頂帽沉石型HC-BPPV的耳石,處於頂帽的下方,於側躺下,利用重力逐漸脫離頂帽。囊側頂帽沉石型HC-BPPV,於耳石由頂帽掉落到橢圓囊後,病就痊癒了;管側頂帽沉石型HC-BPPV於治療後,耳石會由頂帽掉落到水平半規管內,轉變為管耳石型HC-BPPV,此時讓病人再躺在眼振較弱的那一側12小時,就能將耳石移出水平半規管,治好病人的眩暈。

 外淋巴廔管 
    外淋巴廔管指的是內耳外淋巴液與中耳腔出現不當的交流。常見引起外淋巴廔管的原因為外傷、耳部手術、響音性傷害及先天性發育不良,導致圓窗(round window)破裂。患者於腦脊液壓力增加後,壓力經耳蝸導水管傳遞至耳蝸後,或者中耳腔壓力改變時,引起外淋巴經破裂的圓窗外漏,導致眩暈及聽力損失。檢查方法為廔管測驗:打氣至外耳道以振動耳膜,進而影響中耳腔壓力,引發外淋巴經破裂的圓窗外漏,而誘發眩暈、眼振與聽力損失。外淋巴廔管患者,應平躺休養,頭抬高30度,避免用力醒鼻涕、憋氣,以促進廔管癒合,當保守治療無效時,應選擇手術修補治療。此外,中耳腔膽脂瘤也可能因侵蝕顳骨深達水平半規管,而導致外淋巴廔管或者引起急性細菌性迷路炎,此時應該儘快以手術治療。

 其它週邊性眩暈疾病。
其它的週邊性眩暈疾病如前庭神經炎、急性迷路炎等,發病時,臨床表現為周邊性自發性眼振,眼振方向固定,主要為水平加上迴旋性眼振,眼振會有固視現象。急性眩暈發作時(發病三天內),可開立前庭抑制劑(Vestibular suppressant)及止吐劑,以緩解症狀,當患者眩暈症狀緩解後,應儘速停用前庭功能抑制劑,同時鼓勵患者於光線充足的環靜下,多多運動,以提供腦部充份的視覺與本體感覺,加速中樞代償受損的前庭機能。

 常見的眩暈迷思
 『眩暈要吃止暈藥,病才會好』,這是常見人們對眩暈與前庭抑制劑的誤解。眩暈疾病的治療,需針對病因才會有效。前庭抑制劑之於眩暈,就好比退燒藥之於發燒一樣,純粹是症狀療法。常見的前庭抑制劑包括Diazepam、meclizine、diphenidol等,其作用機轉就是抑制前庭機能,讓腦部對於突發性前庭機能異常的反應降低,其副作用就是導致腦部無法收集到完整的內耳前庭訊息,延長中樞代償時間,造成不完全性代償,因此『止暈藥吃的越久,中樞代償所需時間越久,劑量越重,中樞代償越不完全』。盡早停用前庭抑制劑,並且針對病因給與適當處置,才能讓病人早日脫離眩暈之苦。

 眩暈的復發
 眩暈是否會復發,以及如何預防,這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。眩暈是否會復發,與病人所罹的眩暈疾病有關。常見會反復眩暈發作的疾病為梅尼爾氏症、良性振發性位置性眩暈、小腦與腦幹中風、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、偏頭痛引起的眩暈、後顱窩腫瘤等,需針對病因,才能有效預防眩暈復發。梅尼爾氏症,需低鈉飲食與利尿劑預防內淋巴水腫發作,同時避免咖啡、酒精、煙和壓力。後顱窩腫瘤,需完整切除腫瘤。腦幹小腦出血性中風,需要妥善控制血壓。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與缺血性腦幹小腦中風,需妥善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外,還要避免脫水,例如運動時須補充水份、吃飽飯後不要馬上泡溫泉等。偏頭痛,平日可用β-blocker、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、與Flunarizine等藥物,來預防發作。良性振發性位置性眩暈,目前無特別的預防方法,其復發率約為三成,且復發時所侵犯的半規管與原先的侵犯的半規管未必相同。因為耳石復位術對此疾病療效顯著,因此只要向病人解釋,若耳石再次侵犯半規管或頂帽時,就回醫院將耳石復位即可。

 復健與眩暈
 不論是中樞性或周邊性眩暈疾病,需要復健以協助患者改善症狀增進功能。
中樞性眩暈如腦幹與小腦中風、或後顱窩腫瘤術後,病情穩定時,可透過專業的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,進行平衡訓練、行走訓練、日常生活訓練等,訓練過程中,手腳可以綁沙包以增加穩定度,適度使用輔具如助行器以利行走,並且預防跌倒。單側小腦或腦幹中風,一般而言其預後都不錯,患者經復健後,通常都能達到日常生活自理。若患者合併吞嚥障礙,可照會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訓練,並改變食物的濃稠度,運用代償手法,以改善吞嚥功能。

周邊性眩暈疾病,除了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須耳石復位術治療、外淋巴廔管患者須平躺休養外,都須要前庭功能復健。作法是利用視覺與本體感覺,加速中樞代償受損的前庭機能,使患者能早日回復日常生活。前庭功能復健,並不會改善已受損的前庭機能,也無法預防眩暈的復發。它主要是縮短中樞代償時間,同時預防中樞代償不完全。

簡單的手法如凝視運動(Gaze Stabilization Exercise),讓眼睛固定看前方的物體,同時頭左右交替旋轉。更複雜的手法則是讓病人在行進間,追描物體,例如打桌球,就是極佳的前庭功能復健運動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定要提醒眩暈患者,要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運動,同時停用前庭抑制劑,才能提供腦部足夠的視覺與內耳前庭平衡感覺,加速完整的中樞代償。然而目前許多患者仍因怕眩暈而不敢停止服用前庭抑制劑,同時也不敢去運動,不僅延長中樞代償時間,也造成代償不完全,要打破這惡性循環,強調並且實施前庭功能復健是絕對必要的。

 結論
 眩暈是一種症狀,由許多種疾病引起。眩暈的治療,需針對病因才會有效。熟悉且施行完整的理學檢查、神經學檢查、與特殊的眩暈檢查手法,才能正確的診斷眩暈疾病,也才能夠針對病因,安排適當的治療。眩暈疾病的治療,除藥物及手術治療外,復健治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。精確的診斷,加上藥物及手術治療,配合復健的手法,才能幫助患者早日脫離眩暈之苦。

 參考文獻
1. Hotson JR, Baloh RW. 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. N Engl J Med 1998; 339: 680-5.
2. Committee on Hearing and Equilibrium: Committee on Hearing and Equilibrium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rapy of Meniere's disease.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, 1995; 113: 181-183.
3. Kuether TA, Nesbit GM, Clark WM, Barnwell SL. Rotational vertebral artery occlusion: a mechanism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. Neurosurgery 1997; 41: 427-433.
4. Dix MR, Hallpike CS: Pathology, symptomatology and diagnosis of the vestibular system. Proc R Soc Med 1952; 45: 341-354.
5. Hall SF, Ruby RR, McClure JA: The mechanics of benign paroxysmal vertigo. J Otolaryngol 1979; 8: 151-158.
6. Epley JM: The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: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. Otolarygol Head Neck Surg 1992; 107: 399-404.
7. McClure JA. Horizontal canal BPV. Am J Otolaryngol 1985; 14: 30-35.
 8. Baloh RW, Yue Q, Jacobson KM, Honrubia V. Persistent direction-changing positional nystagmus: another variant of benign positional nystagmus ? Neurology 1995; 45: 1297-1301.
 9. Steddin S, Ing D, Brandt T. 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ing vertigo (h-BPPV): transition of canalolithiasis to cupulolithiasis. Ann Neurol 1996; 40: 918-22.
 10. Chiou WY, Lee HL, Tsai SC, Yu TH, Lee XX. A single therapy for all subtypes of horizontal canal positional vertigo. Laryngoscope 2005; 115:1432-1435.
 
    * 最後修改時間:2013-05-02 16:54:51